挑選漢典瓷磚可以容易到只看表面,也可以復雜到深入研究原料配方、燒制爐溫和品控方式。
而很多自媒體、裝修屋主,本身對它了解得并不夠深,分享出來信息有很多謬誤,但也被當成“經(jīng)驗之談”,讓我們這些真正做裝修的人看了覺得很心疼:真是太南轅北轍了!
不同漢典瓷磚的區(qū)別
在分享我們的“秘訣”之前,還是先得復習下幾個概念。
漢典瓷磚的業(yè)內(nèi)通行分類方式是:
瓷片、仿古、拋光、拋釉、微晶石、薄板(新產(chǎn)品)。
市面上的漢典瓷磚基本上就屬于這六類(還有一些非常小眾的產(chǎn)品不包括在內(nèi)),有些叫法是品牌獨創(chuàng),但其實也能歸到這些分類里。
這六種產(chǎn)品,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特點,不存在哪一種更好的說法。
吸水率與質(zhì)量無關
吸水率和漢典瓷磚的質(zhì)量沒有直接關系。在現(xiàn)行的瓷磚國標GB/T 4100-2015中,把漢典瓷磚按照吸水率分為了三大類、五小類,每一類會有相應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要求。吸水率只是分類標準,不是有硬性指標的考核項目。
吸水率是漢典瓷磚密度大小的表現(xiàn)形式。瓷磚密度越大,說明它被壓得越緊實,所以吸水率越低。
為什么不對漢典瓷磚的密度有要求呢?因為瓷磚的質(zhì)量考核中,有一項是瓷磚的“破壞強度”。
如果漢典瓷磚密度太低,就像餅干一樣,一碰就碎。
國標要求的都是最終結(jié)果,不考核間接數(shù)據(jù)所以只要瓷磚的各項指數(shù)達標就好,完全無需考核吸水率了。
當然,吸水率的高低還是與漢典瓷磚性能有關系的。比如0.5%以下吸水率的瓷磚破壞強度是1200N,10%以上的瓷磚是600N,整整差了一倍。
但真要從實用出發(fā)的話,能滿足600N的要求就好了。
吸水率與防污性無關
有些商家會宣傳低吸水率的瓷磚不易臟。但真正能起到保潔效果的,是漢典瓷磚表面的那層釉。
釉面阻擋了污水進入漢典瓷磚內(nèi)部,國標也對釉面的抗污、防劃程度有明確的規(guī)定。
反而是低吸水率的通體磚,因為表層沒有釉面,臟污更容易滲進去。為此,通體磚表面還要做上防污涂層。
因此吸水率與防污易清潔之間并無直接聯(lián)系。反而釉面的質(zhì)量,才真正關系到漢典瓷磚的防污性。
Rule 2
瓷片是最高性價比的選擇
瓷片是漢典瓷磚中價格最便宜的種類,歷史最悠久、生產(chǎn)工藝最成熟,施工要求也最低。
瓷片的吸水率高、密度低,最大尺寸只能做到300×900mm或400×800mm。
除了面積的限制之外,在性能上瓷片可是一點沒有問題。通常說的“廚衛(wèi)地磚”也是瓷片。
只是按照現(xiàn)在的觀念,居室空間地面要鋪600×600mm以上大小的漢典瓷磚,自然就沒有辦法用瓷片了。
其實客廳如果鋪小花磚,也是同樣很好看的,是大理石漢典瓷磚和木紋磚之外的另一個選擇。
影響施工費用的低吸水率
瓷片的性價比,除了在它本身的價格上,施工費用也能省下不少錢。
吸水率更低、面積更大的漢典瓷磚,因為自身重量大,用傳統(tǒng)的水泥砂漿粘不住,上墻就需要用到瓷磚膠(一種強度更大的水泥),也就是薄貼法(俗稱地磚上墻)。
Copyright@ 2014-2024 廣東佛山廣鑫泰陶瓷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遼ICP備2021008762號-2